国际合作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党支部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联合举办红色观影主题党日活动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进一步深化党员爱国主义教育,唤醒初心使命,凝聚奋进精神,10月30日下午,国际合作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党支部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联合举办红色观影主题党日活动,师生党员共同观看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

影片故事背景设定在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期的铁原阻击战。在这场持续12昼夜的存亡之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在作战兵力与物资都悬殊于联合国军的情况下,凭借高超杰出的军事智慧和硬如钢铁的顽强意志,成功扭转了战争局势,创造了“人类轻步兵之王”的军事奇迹。影片既包含史诗风格的恢弘叙事,又融合了温馨感人的亲情线索,生动展现了“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刻含义。
观 影 感 言
影片给党员们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观影结束后,大家积极分享心得体会。
观看志愿军影片,心潮澎湃。志愿军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浴血奋战。他们远离家乡,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生命。那震撼的战斗场景,让人深感和平来之不易。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奋斗。——组织委员 马小飞
70多年前,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们面对强敌,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用血肉之躯守护着每一寸土地,每一处家园,一步不退!观影后我深感和平来之不易,感恩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应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转化为工作的强大动力,像钉子一样深深钉在岗位上,继承先烈精神,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统战委员 黄海博
电影《志愿军》聚焦于抗美援朝中铁原阻击战这一关键战役。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可爱的人,以小见大。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革命先烈在战场上舍小家、为大家,才有了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党员 顾昊昱
观看《志愿军》电影,我敬佩于在物质条件与技术装备均存在巨大悬殊的艰难情境下,志愿军战士们仍旧前赴后继,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他们展现出的英勇无畏、义无反顾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这部电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直观的历史课堂,可敬的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战斗,为祖国的崛起付出了全部。如今身处和平年代,我们也要传承和发扬好抗美援朝精神,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身为一名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时代使命,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郭宇晨同学
《志愿军:存亡之战》主要是基于抗美援朝的战争片,带我们再次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充满热血与牺牲的历史时期。影片凸显了科技的重要性。先进武器装备影响战局,通讯技术助力指挥协同。当年的志愿军在科技上远远落后于美国,才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损失,因为技术的落后,很多射程和准确性问题只能通过战士们英勇就义来解决。志愿军们凭借坚强的意志和深沉的爱国精神,赢了这场技术差距巨大的战争。科技,已然成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它不仅影响着战争的胜负,更见证着人类智慧在历史洪流中的璀璨绽放。它提醒着我们,在当今时代,应不断推动科技发展,以更好地守护和平、开创未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倪柳絮同学
在“纪检委员说”环节,党支部副书记朱履骅表示,《志愿军:存亡之战》作为一部反映抗美援朝历史的电影,以真实的故事和生动的影像再现了志愿军战士们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七十多年前,千千万万的志愿军将士跨过鸭绿江,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保家卫国,维护正义,最终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应当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得启发,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把志愿军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通过这次观影活动,党员们深刻领悟和把握以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抗美援朝精神内涵。大家一致表示,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坚持守正创新、精业笃行、团结奋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增光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