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24年国际化工作推进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形成苏州大学国际化工作大协同格局,10月22日下午,我校召开2024年国际化工作推进会。我校副校长吴嘉炜,各职能部门和学院(部)分管外事工作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资虹主持。

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李彦光介绍了我校国际化工作的发展历程、战略蓝图、实践探索和未来展望。他指出,学校将坚持实施开拓渠道、提升能力、蓄势增能、开发项目等战略举措,加快推进国际合作交流管理体制创新,探索基于师生需求导向的自下而上的国际合作模式,构建全校国际化工作大协同新格局,推动我校国际化办学实力整体跃升。

在经验交流环节,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副主任封心建分享了学部国际化工作的思路举措和亮点成果。近年来,学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全力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项目平台、国际化课程体系,营造了浓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氛围。积极实践国际化人才“三融合”培养模式,教学成果多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荣誉,彰显了材料与化学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色成效。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廷介绍了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化服务方面的实践成效。学院为学生搭建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交流平台,持续深化可持续发展及“一带一路”国际科研合作,打造高端国际会议品牌——中国国际丝绸会议,积极开展国际服务,国际标准化工作走在全国纺织类高校前列。

金螳螂建筑学院副院长吴尧交流了学院国际化工作的理念、举措成效和思考。学院以打造国际化、职业化的一流建筑学院为目标,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主动拓展国际视野。积极“引进来”,增强人才核心竞争力。整合全球资源,扩大学院“国际朋友圈”。依托国际平台,不断强化人才培养成效。未来将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与政策支持,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内涵,完善国际化服务保障体系。

苏州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许国强介绍了药学院国际化工作的发展历程、留学生培养管理成效和国际合作特色亮点。学院通过高水平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国际学术创新论坛、国际科研合作平台等,全方位构建国际化药学一流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药学院与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的多年合作结出丰硕成果,双方联合举办我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创新药学院,为药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集聚了新优势、新动能。

在自由讨论环节,学院(部)和职能部门分管外事工作负责人代表从学校国际化战略布局出发,结合各自分管领域,畅谈交流对国际化工作的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和务实性举措。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沈纲祥、轨道交通学院院长史培新、文学院副院长赵曜、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茅海燕、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何乐、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刘京、人力资源处副处长章宪、财务处副处长施小平、教务处副处长李慧、党委保卫部(保卫处)副处长王瑞成、数据资源与信息化建设管理处副处长黄平、研究生院国际交流办公室主任王立川等依次发言,为我校国际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献策出计、集聚合力。
吴嘉炜作总结讲话。她高度认可了各单位对国际化工作的支持和贡献,并提了三点要求。一要积极转变国际合作交流模式,以院级合作为推手,辐射带动校级合作开花结果。二要深化“引进来”和“走出去”,打造互利互惠的高质量合作伙伴关系。三要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学分互认、学历认证机制创新,以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她强调,要为我校中外师生融合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激发全校上下积极参与国际化工作的热情和潜能,不断提升苏州大学的人才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